《芯語x純青基金會 期刊文章-1》
【親密關係裡的協奏曲】------如何和另一半更好的溝通
芯語心理治療所 院長/臨床心理師 林惠玲
從事十幾年的心理治療以及伴侶諮商工作以來, 發現大部分來談個案的議題都或多或少和人際議題有關,從出生開始和父母、手足、家人的關係,求學階段和老師、同學、朋友的關係,進入職場之後和老闆、上司、同事或部屬的關係,戀愛中與另一半的關係,以及家庭生活中夫妻與孩子的關係。從小到大層層堆疊的關係,無不影響著現在的自己,造就了我們怎麼看待自己、我們的認知想法與感受、還有我們和身邊所有人的相處模式。其中,最常接到個案前來諮詢的就是和另一半的親密關係,而最為糾結拉扯的問題也大多是和另一半的衝突。
在親密關係中,我們要解決的從來不是兩人眼下爭吵的問題,因為那都是冰山表面的一小角,只是內在需求觸發行為表現產生的狀況而已。我們真正要處理的是冰山底下看不到的部分,包括:溝通型態、價值觀、感受、期待、渴望以及個人本質,當這些內在需求可以被理解、被接納、雙方達成共識之後,才能用全新的相處模式重新建立更好的關係,而不是疲於奔命的處理表面問題卻達不到真正的和諧關係。
暫且先回到個人本身的成長議題,我們知道每一個人都是相當不同,甚至獨一無二的!除了每個人出生時的氣質不同之外,影響最大的就是家庭。從手足間的「出生序」來說,老大通常是最受到關注的孩子,因為是父母第一次當爸媽,所以充滿期待但也較為緊張,老大受到的照顧會是比較謹慎小心的,父母投入較多的關注相對也設立較多的限制,像是:孩子哭了父母馬上給予關心、擁抱、查看是否生病不舒服,開始學爬學走會小心翼翼不讓孩子受傷、盯著孩子避免發生意外,飲食上會注意營養、學習烹調適合的食物,花較多時間注意發展進度是否達標,也比較在意教導規矩和禮貌。所以老大的一舉一動都受到矚目,第一次叫爸爸、媽媽,第一次學會坐、爬、站、走,第一次學會用湯匙、第一次學會123或ABC等等,都會受到父母驚喜的誇讚,這些正面回饋都讓老大覺得自己是很棒的,擁有自信、相信自己做得到。不過,老大相對的也是父母錯誤教養首當其衝的孩子,像是:父母過度焦慮、太過嚴厲,造成孩子不敢犯錯、完美主義、或是害怕權威等。老大在親密關係中,比較會是照顧者的角色、渴望被需要,傾向強勢與固執的要求伴侶接受他的意見與作法。
老么也是家中較為受到關注的孩子,因為年紀最小所以受到家人及兄姊們的照顧,也因為最年幼經常被認為需要被擔心或是需要被協助,所以老么通常比較依賴、比樂意開口要求幫助,也有較多時間可以做自己想做的事、不受約束,大多是樂觀主義者、天真、充滿創意。但也因為發展過程父母已經不是第一次體驗,所以沒有那麼多驚喜和誇獎、受到的期待比較小,甚至還被拿來和兄姊做比較,因此老么也較少擁有成就感,相信自己需要他人協助才能完成事情,個性上偏向任性、希望他人幫忙做決定或解決問題;老么在親密關係中會希望伴侶擔任照顧者角色,希望伴侶給予較多包容以及幫忙做決策,但有時又顯得叛逆不願意配合。而中間的孩子,出生時就不是家中唯一的孩子所以從來沒有體驗過完全擁有父母的愛,也因為父母關注大多集中在老大和老么,各方面表現上可能不如老大優秀、吵鬧耍賴也不如老么容易得逞,所以相對受到的注意比較少一些,容易感到被忽略、經常覺得不公平。但中間的孩子學會適應和各式各樣的人交往,個性上比較友善、富有彈性、能夠變通、很會談判,大多在朋友同儕間的社交表現比較好、擁有優秀的交際手腕。中間的孩子在親密關係中比較有彈性,願意和伴侶討論與協調,但渴望被關注以及被肯定,在意伴侶如何看待他。
從出生序了解基本特質和需求的不同之後,接著我們要談的是「溝通型態」如何影響個人在關係中的溝通,主要分為四大型態:
順從者---討好型溝通
順從者經常假裝親密關係中兩人之間沒有差別、避免衝突、忽略自己的需求,表面上努力維持美滿從不吵架,但以其他理由表明立場來逃避真正的問題,也容易利用弱勢讓對方感到愧疚,獲得交換補償,例如:「我為了這個家犧牲這麼多、累到一身病,都是為了你!」、「我真的太糟了!做什麼事都會搞砸,難怪我不值得你關心」。順從者應對親密關係問題的方式,也可能是轉而投入其他人際關係,像是:盡心盡力照顧年邁父母、或是過度干涉子女生活,來逃避面對和伴侶間的衝突。順從者也經常出現身體疼痛、憂鬱、酗酒、頻繁失業、癌症、情緒障礙等等問題,以身體或心理的病痛來轉移伴侶間的實際問題。
順從者總是依賴他人的評價,以他人看法決定自己的好壞,忍受他人的不公平對待、無法拒絕,無法做自己而承受極大壓力,並壓抑內在的需求與感受,將主導權交給他人掌控。因此經常使用討好型溝通,忽略自我,藉由取悅他人來證明自己的好,當自己被需要時才覺得自己有價值,必須由他人是否對自己感到滿意才能找到自己生存的意義。但對方可能習慣忽略討好者的存在,容易視為理所當然,長期的委屈演變成受害者心態,感到匱乏與空虛而產生消極的攻擊,反而令對方想疏離。有些討好者則藉由令對方感到愧疚而不忍拒絕,以愛之名行控制之實,令對方感到壓迫窒息。
攻擊者---指責型溝通
攻擊者把關係間的焦慮歸咎於他人、試圖改變對方,如果得不到要求會非常憤怒、怪罪對方。攻擊者為了顯得自己強大而壓制他人、為了顯得自己高人一等而指責批評他人,但其實內在是低自我價值感的,外在採用攻擊姿態來隱藏內心的脆弱與自我懷疑,因為害怕不被愛,不被看見,以及感到挫敗與孤單的。因此攻擊者潛在的是低自尊、覺得自己不夠好,想要另一半讓自己感覺好一些!但受到攻擊的人並不會想再付出更多,反而形成更多對立衝突。如果關係中兩人都是攻擊者,試圖在各方面展現優勢,會消耗雙方很大的心力想讓對方認輸,不斷上演激烈衝突。
攻擊者的指責型溝通令伴侶感到相當有壓力,他們很難被取悅、易怒或吹毛求疵,對伴侶要求極高標準,造成關係中的緊繃狀態。另一種溝通方式則是嫌棄鄙視或對伴侶不屑一顧,令對方自我價值磨損因此必須保護自己而築起高牆,但指責者卻又歸咎於對方小題大作,難以覺察自己對伴侶造成的傷害。指責型的溝通型態最容易造成雙方的激烈衝突或冷漠疏離以及傷痕累累,想要恢復彼此的信任和安全感是伴侶關係中最大的挑戰。
斷離者---超理智型溝通
斷離者顧名思義,當關係感到緊繃時的因應就是精神抽離或是離開關係,切斷關係的其中一種可能是表面順從,但其實情感上早已同床異夢;另一種斷離是離開家避免接觸,例如:選擇遠赴外地工作、經常性的早出晚歸或應酬。通常斷離者會斷絕關係是因為感到無力,無法和強勢的另一半相處,孤立自己以否定對他人的需要和渴望,抽離情感拒絕和對方交流,也避免自己的情感受到傷害。斷離者的另一半也會感到無力,在斷離者面前找不到任何方式做自己,關係中的兩人都充滿氣餒與絕望。
超理智型溝通是為了避免情感層面的交流,而只談論事件或問題的表面內容、重視道理和原則或是知識理論,企圖在關係中掌權而極力想說服對方,認為自己除非能講出一番道理否則不會有人在乎他。內在需求是掌控一切否則感到極度不安,覺得失控或情感流露是無能和丟臉的,在關係中屏蔽自己和他人的感受,伴侶因為長期缺乏情感回應而失落孤單。超理智溝通有三種樣貌:第一種是希望對方聆聽,交代過於細節且叨叨絮絮,令伴侶不耐煩而逐漸疏離、冷漠以對。第二種是學識豐富的學者般,令伴侶覺得自己不夠聰明,為了保護自己而唇槍舌戰、不停爭辯反擊。第三種是如檢察官審訊般的挑語病和找矛盾來質問,咄咄逼人的態度令伴侶感到窒息與無奈。
叛逆者---打岔型溝通
叛逆者並不是要全然的獨立,所以仍和人保持夠近的距離,然後表現反叛行為,但太過投入反向行為,結果反而沒辦法決定自己真正要的是什麼,所以最後還是受控於他人的指令,自己只是反向操作而已。如果家中有同性別的孩子,叛逆者通常是次子或次女,為了獲得家人認可而努力表現與長子或長女的不同。親密關係的對象經常是長子或長女,藉此繼續反抗權威,而長子或長女的伴侶也樂於用權威管理叛逆者。
在溝通壓力下傾向轉移注意或改變話題,逃避焦慮情境,像是打斷談話、講不相干的笑話、搞笑扮小丑打圓場等,甚至左耳進右耳出或離開現場。打岔型的人看似輕鬆有趣,不按牌理出牌,但內在是感到被忽略,不被重視的,因此屏蔽感受及避免衝突來保護自己。有一種打岔型溝通是保持沉默不回應,而且伴侶越急切就越令他退縮沉默,形成長期「你追我跑」的負面循環,另一半總是摸不透打岔者伴侶的想法與行為,感到焦慮卻又無所適從。另一種可能因為長期生活壓力,令他累積太多情緒不知從何談起而乾脆放棄,於是中斷連結而逃進自己的世界,隱遁至工作、小孩、宗教、藥酒癮或婚外情,逃離親密關係中的實際問題。
了解個人的基本特質以及溝通型態之後,才是真正雙方能夠正視溝通問題的開始。其實很多時候,問題持續無法解決的原因在於「不理解」,所以當雙方願意去了解自己和對方之後,關係就逐漸發生改變。在我這麼多年來的伴侶∕婚姻諮商服務經驗中,發現很多伴侶或夫妻即使相處了很多年,都還是不了解對方的,甚至對自己也不太了解,所以在伴侶諮商中,會先引導雙方從彼此的成長經歷、價值觀建立過程、內在需求與渴望等等,一起重新認識自己和伴侶,才能看到雙方在關係中到底在乎的是什麼?期待什麼樣的關係?如何調整溝通模式?是否能夠達到共識一起努力?這些都是需要兩個人願意敞開心來共同面對的歷程。
最後,希望大家都能夠了解:當關係面臨問題時需要兩個人一起努力!關係的改變首先雙方須承認彼此的關係已經出現問題,然後兩人需要為過去所犯的錯誤原諒自己,允許自己做出改變,並相信事情一定會有轉機,接著就是下定決心做出改變,攜手經歷採取行動後開始改變的歷程。如果,最後仍無法達成共識,個人就必須為自己和關係做選擇:一是維持原狀不做改變、不前進也不後退,二是當雙方對親密關係不抱任何希望,勇敢做出結束關係的選擇,感謝並祝福彼此。所有的親密關係都是來自關係中兩個人的共同努力,每個人都是獨一無二的個體,沒有優劣好壞之別,端看雙方是否願意為了彼此付出心力一起承擔關係中的責任,同時也一同品嚐相處過程中的酸甜苦辣。
參考資料:
羅納德・理查森(2019)。原生家庭療法:七個步驟,解開關係束縛,做出改變,重建更成熟的情感對應方式。本事出版。
成蒂(2019)。我們之間:薩提爾模式婚姻伴侶治療。心靈工坊。
芯語心理治療所 院長/臨床心理師 林惠玲
從事十幾年的心理治療以及伴侶諮商工作以來, 發現大部分來談個案的議題都或多或少和人際議題有關,從出生開始和父母、手足、家人的關係,求學階段和老師、同學、朋友的關係,進入職場之後和老闆、上司、同事或部屬的關係,戀愛中與另一半的關係,以及家庭生活中夫妻與孩子的關係。從小到大層層堆疊的關係,無不影響著現在的自己,造就了我們怎麼看待自己、我們的認知想法與感受、還有我們和身邊所有人的相處模式。其中,最常接到個案前來諮詢的就是和另一半的親密關係,而最為糾結拉扯的問題也大多是和另一半的衝突。
在親密關係中,我們要解決的從來不是兩人眼下爭吵的問題,因為那都是冰山表面的一小角,只是內在需求觸發行為表現產生的狀況而已。我們真正要處理的是冰山底下看不到的部分,包括:溝通型態、價值觀、感受、期待、渴望以及個人本質,當這些內在需求可以被理解、被接納、雙方達成共識之後,才能用全新的相處模式重新建立更好的關係,而不是疲於奔命的處理表面問題卻達不到真正的和諧關係。
暫且先回到個人本身的成長議題,我們知道每一個人都是相當不同,甚至獨一無二的!除了每個人出生時的氣質不同之外,影響最大的就是家庭。從手足間的「出生序」來說,老大通常是最受到關注的孩子,因為是父母第一次當爸媽,所以充滿期待但也較為緊張,老大受到的照顧會是比較謹慎小心的,父母投入較多的關注相對也設立較多的限制,像是:孩子哭了父母馬上給予關心、擁抱、查看是否生病不舒服,開始學爬學走會小心翼翼不讓孩子受傷、盯著孩子避免發生意外,飲食上會注意營養、學習烹調適合的食物,花較多時間注意發展進度是否達標,也比較在意教導規矩和禮貌。所以老大的一舉一動都受到矚目,第一次叫爸爸、媽媽,第一次學會坐、爬、站、走,第一次學會用湯匙、第一次學會123或ABC等等,都會受到父母驚喜的誇讚,這些正面回饋都讓老大覺得自己是很棒的,擁有自信、相信自己做得到。不過,老大相對的也是父母錯誤教養首當其衝的孩子,像是:父母過度焦慮、太過嚴厲,造成孩子不敢犯錯、完美主義、或是害怕權威等。老大在親密關係中,比較會是照顧者的角色、渴望被需要,傾向強勢與固執的要求伴侶接受他的意見與作法。
老么也是家中較為受到關注的孩子,因為年紀最小所以受到家人及兄姊們的照顧,也因為最年幼經常被認為需要被擔心或是需要被協助,所以老么通常比較依賴、比樂意開口要求幫助,也有較多時間可以做自己想做的事、不受約束,大多是樂觀主義者、天真、充滿創意。但也因為發展過程父母已經不是第一次體驗,所以沒有那麼多驚喜和誇獎、受到的期待比較小,甚至還被拿來和兄姊做比較,因此老么也較少擁有成就感,相信自己需要他人協助才能完成事情,個性上偏向任性、希望他人幫忙做決定或解決問題;老么在親密關係中會希望伴侶擔任照顧者角色,希望伴侶給予較多包容以及幫忙做決策,但有時又顯得叛逆不願意配合。而中間的孩子,出生時就不是家中唯一的孩子所以從來沒有體驗過完全擁有父母的愛,也因為父母關注大多集中在老大和老么,各方面表現上可能不如老大優秀、吵鬧耍賴也不如老么容易得逞,所以相對受到的注意比較少一些,容易感到被忽略、經常覺得不公平。但中間的孩子學會適應和各式各樣的人交往,個性上比較友善、富有彈性、能夠變通、很會談判,大多在朋友同儕間的社交表現比較好、擁有優秀的交際手腕。中間的孩子在親密關係中比較有彈性,願意和伴侶討論與協調,但渴望被關注以及被肯定,在意伴侶如何看待他。
從出生序了解基本特質和需求的不同之後,接著我們要談的是「溝通型態」如何影響個人在關係中的溝通,主要分為四大型態:
順從者---討好型溝通
順從者經常假裝親密關係中兩人之間沒有差別、避免衝突、忽略自己的需求,表面上努力維持美滿從不吵架,但以其他理由表明立場來逃避真正的問題,也容易利用弱勢讓對方感到愧疚,獲得交換補償,例如:「我為了這個家犧牲這麼多、累到一身病,都是為了你!」、「我真的太糟了!做什麼事都會搞砸,難怪我不值得你關心」。順從者應對親密關係問題的方式,也可能是轉而投入其他人際關係,像是:盡心盡力照顧年邁父母、或是過度干涉子女生活,來逃避面對和伴侶間的衝突。順從者也經常出現身體疼痛、憂鬱、酗酒、頻繁失業、癌症、情緒障礙等等問題,以身體或心理的病痛來轉移伴侶間的實際問題。
順從者總是依賴他人的評價,以他人看法決定自己的好壞,忍受他人的不公平對待、無法拒絕,無法做自己而承受極大壓力,並壓抑內在的需求與感受,將主導權交給他人掌控。因此經常使用討好型溝通,忽略自我,藉由取悅他人來證明自己的好,當自己被需要時才覺得自己有價值,必須由他人是否對自己感到滿意才能找到自己生存的意義。但對方可能習慣忽略討好者的存在,容易視為理所當然,長期的委屈演變成受害者心態,感到匱乏與空虛而產生消極的攻擊,反而令對方想疏離。有些討好者則藉由令對方感到愧疚而不忍拒絕,以愛之名行控制之實,令對方感到壓迫窒息。
攻擊者---指責型溝通
攻擊者把關係間的焦慮歸咎於他人、試圖改變對方,如果得不到要求會非常憤怒、怪罪對方。攻擊者為了顯得自己強大而壓制他人、為了顯得自己高人一等而指責批評他人,但其實內在是低自我價值感的,外在採用攻擊姿態來隱藏內心的脆弱與自我懷疑,因為害怕不被愛,不被看見,以及感到挫敗與孤單的。因此攻擊者潛在的是低自尊、覺得自己不夠好,想要另一半讓自己感覺好一些!但受到攻擊的人並不會想再付出更多,反而形成更多對立衝突。如果關係中兩人都是攻擊者,試圖在各方面展現優勢,會消耗雙方很大的心力想讓對方認輸,不斷上演激烈衝突。
攻擊者的指責型溝通令伴侶感到相當有壓力,他們很難被取悅、易怒或吹毛求疵,對伴侶要求極高標準,造成關係中的緊繃狀態。另一種溝通方式則是嫌棄鄙視或對伴侶不屑一顧,令對方自我價值磨損因此必須保護自己而築起高牆,但指責者卻又歸咎於對方小題大作,難以覺察自己對伴侶造成的傷害。指責型的溝通型態最容易造成雙方的激烈衝突或冷漠疏離以及傷痕累累,想要恢復彼此的信任和安全感是伴侶關係中最大的挑戰。
斷離者---超理智型溝通
斷離者顧名思義,當關係感到緊繃時的因應就是精神抽離或是離開關係,切斷關係的其中一種可能是表面順從,但其實情感上早已同床異夢;另一種斷離是離開家避免接觸,例如:選擇遠赴外地工作、經常性的早出晚歸或應酬。通常斷離者會斷絕關係是因為感到無力,無法和強勢的另一半相處,孤立自己以否定對他人的需要和渴望,抽離情感拒絕和對方交流,也避免自己的情感受到傷害。斷離者的另一半也會感到無力,在斷離者面前找不到任何方式做自己,關係中的兩人都充滿氣餒與絕望。
超理智型溝通是為了避免情感層面的交流,而只談論事件或問題的表面內容、重視道理和原則或是知識理論,企圖在關係中掌權而極力想說服對方,認為自己除非能講出一番道理否則不會有人在乎他。內在需求是掌控一切否則感到極度不安,覺得失控或情感流露是無能和丟臉的,在關係中屏蔽自己和他人的感受,伴侶因為長期缺乏情感回應而失落孤單。超理智溝通有三種樣貌:第一種是希望對方聆聽,交代過於細節且叨叨絮絮,令伴侶不耐煩而逐漸疏離、冷漠以對。第二種是學識豐富的學者般,令伴侶覺得自己不夠聰明,為了保護自己而唇槍舌戰、不停爭辯反擊。第三種是如檢察官審訊般的挑語病和找矛盾來質問,咄咄逼人的態度令伴侶感到窒息與無奈。
叛逆者---打岔型溝通
叛逆者並不是要全然的獨立,所以仍和人保持夠近的距離,然後表現反叛行為,但太過投入反向行為,結果反而沒辦法決定自己真正要的是什麼,所以最後還是受控於他人的指令,自己只是反向操作而已。如果家中有同性別的孩子,叛逆者通常是次子或次女,為了獲得家人認可而努力表現與長子或長女的不同。親密關係的對象經常是長子或長女,藉此繼續反抗權威,而長子或長女的伴侶也樂於用權威管理叛逆者。
在溝通壓力下傾向轉移注意或改變話題,逃避焦慮情境,像是打斷談話、講不相干的笑話、搞笑扮小丑打圓場等,甚至左耳進右耳出或離開現場。打岔型的人看似輕鬆有趣,不按牌理出牌,但內在是感到被忽略,不被重視的,因此屏蔽感受及避免衝突來保護自己。有一種打岔型溝通是保持沉默不回應,而且伴侶越急切就越令他退縮沉默,形成長期「你追我跑」的負面循環,另一半總是摸不透打岔者伴侶的想法與行為,感到焦慮卻又無所適從。另一種可能因為長期生活壓力,令他累積太多情緒不知從何談起而乾脆放棄,於是中斷連結而逃進自己的世界,隱遁至工作、小孩、宗教、藥酒癮或婚外情,逃離親密關係中的實際問題。
了解個人的基本特質以及溝通型態之後,才是真正雙方能夠正視溝通問題的開始。其實很多時候,問題持續無法解決的原因在於「不理解」,所以當雙方願意去了解自己和對方之後,關係就逐漸發生改變。在我這麼多年來的伴侶∕婚姻諮商服務經驗中,發現很多伴侶或夫妻即使相處了很多年,都還是不了解對方的,甚至對自己也不太了解,所以在伴侶諮商中,會先引導雙方從彼此的成長經歷、價值觀建立過程、內在需求與渴望等等,一起重新認識自己和伴侶,才能看到雙方在關係中到底在乎的是什麼?期待什麼樣的關係?如何調整溝通模式?是否能夠達到共識一起努力?這些都是需要兩個人願意敞開心來共同面對的歷程。
最後,希望大家都能夠了解:當關係面臨問題時需要兩個人一起努力!關係的改變首先雙方須承認彼此的關係已經出現問題,然後兩人需要為過去所犯的錯誤原諒自己,允許自己做出改變,並相信事情一定會有轉機,接著就是下定決心做出改變,攜手經歷採取行動後開始改變的歷程。如果,最後仍無法達成共識,個人就必須為自己和關係做選擇:一是維持原狀不做改變、不前進也不後退,二是當雙方對親密關係不抱任何希望,勇敢做出結束關係的選擇,感謝並祝福彼此。所有的親密關係都是來自關係中兩個人的共同努力,每個人都是獨一無二的個體,沒有優劣好壞之別,端看雙方是否願意為了彼此付出心力一起承擔關係中的責任,同時也一同品嚐相處過程中的酸甜苦辣。
參考資料:
羅納德・理查森(2019)。原生家庭療法:七個步驟,解開關係束縛,做出改變,重建更成熟的情感對應方式。本事出版。
成蒂(2019)。我們之間:薩提爾模式婚姻伴侶治療。心靈工坊。